凯发·K8国际-(中国)首页登录电子,中高端pcb设计、pcb制板、元器件选型、SMT贴装一站式服务
您的位置:
PCB叠层的三大组成要素
- 发布时间:2025-04-16 16:26:26
- 浏览量:546
分享:
PCB(印制电路板)叠层的三大组成要素是:
1. 导电层(铜箔层)
-
功能:作为信号传输和电源导通的载体,通过蚀刻形成电路走线、焊盘及过孔。
-
结构:通常由电解铜或压延铜制成,厚度常见为0.5 oz、1 oz(约17.5 μm、35 μm)。
-
分布:多层板中铜层对称分布,以平衡热应力(如4层板为Top-L2-L3-Bottom)。
2. 介质层(绝缘基材)
-
功能:隔离导电层,提供机械支撑和电气绝缘。
-
材料:
-
核心层(Core):双面覆铜的刚性基材(如FR-4环氧树脂+玻璃纤维)。
-
半固化片(Prepreg):未完全固化的预浸材料,压合时熔化并粘合相邻层,固化后成为绝缘介质。
-
-
关键参数:介电常数(Dk)、损耗因子(Df)及厚度,影响信号完整性和阻抗控制。
3. 层间粘合与结构材料
-
半固化片(Prepreg):作为粘合剂,填充层间空隙,确保叠层压合后的整体性。
-
对称设计与平衡叠层:通过铜层厚度、介质层厚度及材料对称分布(如6层板采用“Top-PP-Core-PP-Core-PP-Bottom”结构),防止翘曲并优化信号性能。
附加要素(工艺相关):
-
表面处理层:如防焊绿油(Solder Mask)、字符层(Silkscreen)及表面镀层(如沉金、喷锡),保护铜层并辅助焊接。
-
层间互联:通过机械钻孔、激光盲埋孔实现垂直导通,需考虑孔径、孔铜厚度及填孔工艺。
总结
PCB叠层的设计需协同导电层布局、介质材料选型及粘合工艺,以满足电气性能、热管理和机械可靠性要求,同时兼顾成本与制造可行性。
THE END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、排版、编辑,意为分享交流传递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凯发·K8国际-(中国)首页登录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。
